为什么运动神经元病容易被误诊?如何区分和识别?
2022-04-04 01:26:36 来源: 潍坊长安医院 咨询医生
日常入院查房时经常在采集病史时遇到病人误诊经历,神经肌肉疾病一旦误诊和长期不对症用药会加速疾病进展速度,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硬皮病等都容易被误诊,而运动神经元病相对来说是医学领域比较罕见的一种疾病,更易与一些常见病混淆。
(图片来自摄图网)
科普
为什么运动神经元病容易被误诊?
1.罕见病。
最大的原因是由于疾病不常见,许多基层医院很难帮助患者诊断,疾病不疼痛不痒,患者本身很难发现,部门选择不当,许多患者会去骨科、耳鼻喉科等,这也延长了疾病的诊断时间。
2.症状容易混淆。运动神经元疾病的首发症状往往是肩颈无力、活动有限、疼痛(偶尔)。这些症状与颈椎病非常相似,容易误诊。
科普
如何区分和鉴别运动神经元病?
1)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骨质增生和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脊髓压迫性损伤。这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病程。颈椎病肌萎缩仅限于上肢,常伴有感觉减退,可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肌束震颤罕见,无球麻痹,胸锁乳突肌电图检查无异常。
(图片来自摄图网)
2)脊髓空洞症:可见双手小肌萎缩、肌束震颤、锥体束征和延髓麻痹,进展缓慢,常见阶段性分离性疼痛温度感觉不足,MRI可见空洞。
3)脊髓和脑干:不同程度的传导束感觉障碍。腰部穿着椎管阻塞,椎管造影,CT或磁共振(MRI)显示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重症肌无力:同样,重症肌无力容易影响延髓和肢体肌肉,但一般不难识别重症肌无力、波动性等疲劳现象。
5)多灶性运动神经病:临床上与运动神经元病非常相似,主要鉴别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特别是发现的多灶性点状髓鞘病变。此外,这组患者在脑脊液中抵抗GMI抗体增加的阳性率较高。有时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来识别。
上一页:第十六届全国皮肤病学年会
- 2022-04-04为什么运动神经元病容易被误诊?如何区分和识别?
- 2021-12-13柳叶刀署名文章:中国对HIV/AIDS控制的政治承诺
- 2021-11-15性病预防:请领到你的健康证
- 2021-11-02性病预防:请传唤你的健康证
- 梅毒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 尖锐湿疣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 男人梅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 潍坊男性淋病究竟会引发哪些疾病
- 男人是怎样得上生殖器疱疹的
- 男人梅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 男性淋病患者的症状特征有哪些
- 淋病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 张伯礼:西安疫情拐点未出现,累计超千例!已到与病毒殊死较量关键时期
- 少量饮酒也会影响精子质量
- 颈肩腰腿还好吗?
- 你真的能吃姜吗?
- 男人是怎样得上生殖器疱疹的
- 男人梅毒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 男性淋病患者的症状特征有哪些
- 淋病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 出现这7个症状要小心
- 男性预防性病感染的方法
- 梅毒是有哪些症状
- 男性淋病患者的症状特征
- 男性性病种类以及预防
- 得了淋病会有哪些症状
- 生殖器疱疹的潜伏期多久
- 男性生殖器疱疹的危害有哪些
- 男性性病的早期症状
- 如何有效的预防梅毒
- 患上尖锐湿疣的症状有哪些
- 尖锐湿疣如何进行预防
- 换上尖锐湿疣后的护理
- 生殖器疱疹的危害
- 男性及时治疗淋病避免并发症
- 梅毒是如果进行传播的
- 淋病传播途径以及饮食注意
- 淋病的因素以及预防
- 男性性病的症状有哪些
- 尖锐湿疣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 生殖器疱疹的危害是什么
- 感染梅毒后的症状
- 男性生殖器疱疹的危害
- 梅毒治好后还会传染吗
- 男性淋病病因有哪些呢
- 男性性病有哪些症状特征
- 他曾经是情歌王子,被女朋友曝出患有性病,54岁脸色苍白,被传危险
- 20161009饮食健康收集:李燕谈到预防重症肌无力
- 癌死前三天症状 患病怎么办(2)
- 大多数医生在术前准备穿刺活检时都犯了错误
- Nature:百岁老人的肠道菌群如何与普通人不同?
- 梅毒能治好吗?梅毒有三个早期信号
- 2015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治疗小组第七次会议
- 呼吸困难、胸痛和胸痛可能是肺栓塞引起的!医生:要警惕
-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吉兰巴雷综合征
- 这个杀手有点冷
- 剪个头发预防抑郁自杀?这脑洞有点大
- 药补不如食补,国石医学用食施治!
- 抗体对抗细胞内病毒的新机制
- 柳叶刀社论:中国对HIV/AIDS控制的政治承诺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全科医生?
- 当你感冒或患上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病时 机的DNA表达是如何被改变的?
- 《浙江省医疗保障条例》出台 推医疗保健、医疗、医药联动改革
- 青科大罗细亮团队在抗干扰光电无机化学疾病标志物传感器领域取新进展
- 2020 CIHFC|李广平:家族性扩张型的心肌病常见遗传基因与精准治疗
- 我国医疗应以两条腿走路,康复医学应以与临床医学平行发展
- 顺应潮流:仅血浆ctDNA-MRD检测的应用发展前景!
- 大智移名曰时代如何管理慢性病?中国慢性病信息化大会将在京举行
- 守护县行---县域三高共管关爱计划正式启动!
- 66岁男子呼吸困难入院,夜晚患者胡言乱语:明明点的是叉烧,你给我上白开水
- 学会几个不对 让你远离颈椎病
- 返程码已带*!深圳发现第3个病例,2栋楼升为“中风险”
- 艾滋病是如何成为可防可控的“风湿热”的?
- 油吃多了,对眼睛有什么坏处?别小看这几种病
- 10岁女童患罕见疾病,“救命稻草”却无法使用:学童不适用
- 高血压安全 | 疫情期间远程医疗与高血压安全
- 1月7日深圳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基因测序结果为VL变异株
- 诺华制药与腾讯战略规划合作,支持慢性病管理
- **性病的征状有哪些呢?
- 卫健委财政拨款大幅下调,近40家公立医院砍预算超七成!
- 孩子身患罕见疾病未能医治,高中学历父亲救子自治物,当事人回应
- 糖尿病病人不吃药,不用胰岛素,可以吗?
- 慢病管理者,如何落地?专家大咖建言献策
- 年轻人不愿意做婚前检查,主要和这几个原因有彼此间,你中了几个?
- 又有医药代表就诊新冠
- 槐荫区开展第一季度性病艾滋病丙肝非典督导